国新办救市?一行两会联手能否稳住A股?散户:别再割韭菜!

2025-05-11 18:26:23 综合金融 author

国务院新闻办稳市政策:一场精心策划的信心秀?

最近,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新办)又搞了一场发布会,主题是“稳市场、促发展”的金融政策。一行两会(央行、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的领导悉数到场,阵仗搞得挺大。各大券商也纷纷跳出来,一片叫好之声。但是,这场“大戏”真的能稳住市场,促进发展吗?还是说,这只是一场精心策划的“信心秀”,用来掩盖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

政策出台的背景:内忧外患下的无奈之举?

要我说,这次政策的出台,更像是在内忧外患的背景下,决策层的一种无奈之举。看看现在这局面,国内需求疲软,房地产泡沫摇摇欲坠,地方政府债务缠身;国际上,贸易摩擦不断,地缘政治风险加剧,外部环境充满不确定性。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再不拿出点“真金白银”来刺激一下市场,恐怕情况会更加糟糕。所以,与其说是主动出击,不如说是被逼无奈,不得不出来“救火”。

券商的解读:集体唱赞歌背后的利益考量

再来看看那些券商的解读,几乎都是一片赞歌。什么“全面、清晰、务实”,什么“强烈的宏观调控信号”,仿佛一下子就找到了救世良方。但稍微有点脑子的人都知道,这些券商都是靠市场吃饭的,市场好了,他们才能赚钱。所以,他们当然会极力唱好,鼓吹政策的积极作用。至于这些政策到底能不能起到实际效果,会不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他们才不会关心呢。说白了,就是屁股决定脑袋,一切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三大金融部门的“组合拳”:是药到病除还是饮鸩止渴?

这次“一行一局一会”联合祭出的“组合拳”,包括了央行的降准降息、金融监管总局的房地产融资制度完善、证监会的中长期资金入市。表面上看,这些政策覆盖面广,力度也够大,但仔细分析一下,却发现其中隐藏着不少问题,到底是药到病除,还是饮鸩止渴,真不好说。

降准降息:饮鸩止渴式的货币宽松?

先说央行的降准降息,这几乎成了应对经济下行的“万能药”。但问题是,现在中国经济面临的根本问题不是流动性不足,而是结构性问题。一方面,大量的资金涌向房地产和基础设施建设,导致资源错配和投资效率低下;另一方面,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在这种情况下,降准降息只会进一步加剧资金的错配,导致“水往低处流”,最终流入那些已经饱和的领域,而真正需要资金的企业却依然得不到支持。更可怕的是,货币宽松还会引发通货膨胀,损害老百姓的实际购买力,最终可能适得其反。

房地产融资制度:掩盖泡沫还是真能解困?

再来看金融监管总局提出的房地产融资制度完善。现在房地产市场的问题是,房价过高,库存积压,开发商资金链紧张。完善融资制度,说白了就是给开发商输血,让他们继续盖房子。但问题是,现在房子已经够多了,再盖下去只会加剧供需失衡,导致房价进一步下跌,最终刺破房地产泡沫。而且,给开发商输血,也可能会助长他们的投机行为,让他们更加肆无忌惮地囤地、炒房,进一步推高房价,损害老百姓的利益。所以,这种政策看似是为了解决房地产问题,实际上可能是在掩盖泡沫,延缓危机的爆发。

中长期资金入市:一场豪赌?

证监会提出的中长期资金入市,更是让人捏一把汗。股市本来就是一个高风险的市场,散户进去可能血本无归,现在还鼓励中长期资金入市,这不是让养老金、保险资金去冒险吗?如果股市行情好,那还好说,万一遇到熊市,这些资金损失惨重,谁来承担责任?而且,中长期资金入市也可能会引发道德风险。一些机构可能会利用信息优势,提前布局,然后拉高股价,吸引散户跟风,最后高位套现,把风险转嫁给散户。所以,这种政策看似是为了稳定股市,实际上可能是一场豪赌,最终可能会损害广大投资者的利益。

中长期资金入市:一场豪赌?

证监会这次力推中长期资金入市,声称要改变股市“重短轻长”的格局,引导更多养老金、保险资金等长期资金进入股市。这听起来很美好,但细细一想,问题不少,简直就是一场豪赌!

巴菲特“退休”:价值投资的幻灭?

发布会上还特意提到巴菲特即将退休,强调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的重要性。这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巴菲特的成功,建立在美国成熟的资本市场和完善的监管体系之上。中国的股市,散户横行,内幕交易泛滥,上市公司质量参差不齐,价值投资根本没有生存的土壤。监管层一方面鼓励长期投资,一方面却纵容各种割韭菜的行为,这不是自相矛盾吗?巴菲特的神话,在中国根本无法复制,硬要扯上关系,只能让人觉得虚伪。

谁来为“科技叙事”买单?

而且,这次政策的重点是支持“科技创新”,鼓励资金流向科技企业。但问题是,中国的“科技创新”到底有多少是真材实料,有多少是虚张声势?很多所谓的“高科技”企业,其实只是靠政府补贴和政策扶持,缺乏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如果把大量的资金投向这些企业,很可能会打水漂,白白浪费资源。更可怕的是,一些企业可能会借着“科技创新”的名义,圈钱套现,然后一走了之,留下一个烂摊子给投资者。到时候,谁来为这场“科技叙事”买单?

A股的“科技叙事”:空中楼阁还是未来引擎?

证监会主席吴清在会上强调,股市稳定关乎大局,关乎亿万投资者的利益。然后呢?然后就是继续讲“科技叙事”,希望通过科技股来带动整个A股的行情。但问题是,这种建立在沙滩上的“科技叙事”,真的能支撑起A股的未来吗?还是说,这只是一个美丽的空中楼阁,随时可能崩塌?

关税冲击下的A股:真能独善其身?

面对外部的关税冲击,一些券商乐观地认为,中国经济韧性强,A股估值低,对全球投资者的吸引力会持续提升。这简直是自欺欺人!全球经济一体化,中国经济不可能独善其身。关税增加,出口受阻,企业利润下降,最终肯定会影响到A股的走势。指望A股在关税冲击下还能保持稳定增长,简直是痴人说梦。而且,A股的估值真的低吗?看看那些动辄几百倍市盈率的科技股,就知道A股的泡沫有多大了。

慢牛?结构性行情?散户的韭菜命运

什么“慢牛”,什么“结构性行情”,这些都是忽悠散户的。A股就是一个政策市、消息市,庄家想拉就拉,想砸就砸,散户根本没有话语权。所谓的“科技叙事”,不过是庄家炒作的题材,用来吸引散户跟风,然后高位套现。散户进去,要么被割韭菜,要么被长期套牢,最终都是亏损离场。所以,对散户来说,A股永远都是一个绞肉机,进去容易,出来难。

发表评论: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