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科技业绩会引爆投资者怒火:监管函、信任危机与自救之路

2025-05-22 12:53:50 综合金融 author

2025年5月21日,星星科技(300256)召开了一场业绩说明会,但与其说是说明,不如说是投资者怒火的一次集中爆发。经历了多次处罚、警告,这家公司的信誉似乎已经摇摇欲坠,投资者们的问题尖锐而直接,充满了对管理层的不信任和对公司未来的担忧。不禁让人想起最近的青鳥行動,股民們也想表達自己的不滿吧?

投资者们不再客气,直截了当地质问公司如何从根本上解决屡次出现的问题,毕竟谁也不想把自己的钱投进一个“经常出问题”的企业。更有甚者,将矛头直指公司高管,质疑他们的能力是否与高薪相匹配,是否能真正带领公司走出困境。应总和郏董秘面对如此犀利的提问,恐怕也只能勉强招架,疲于应付。這場景,比布萊頓 對 利物浦的比賽還刺激啊!

积重难返:星星科技的信任危机

星星科技,这家公司近几年来似乎总是与“处罚”、“警告”等负面词汇联系在一起。一次次的违规行为,不仅损害了公司的形象,更严重的是,动摇了投资者对它的信任。这种信任危机,就像苏花公路上的落石,随时可能让行驶在上面的车辆(投资者)遭受灭顶之灾。

屡遭处罚的星星科技,如何重塑投资者信心?

面对投资者“怎么从根本解决这些问题”的质问,公司回复的永远是那套官话:“汲取教训,加强学习,健全制度,提高质量”。这些话听起来冠冕堂皇,但投资者真的买账吗?恐怕未必。毕竟,口号喊得再响亮,也比不上一次实实在在的行动。

来自投资者的灵魂拷问

“谁也不想拿着自己的钱,支持一个经常出问题的公司吧?能不能做到健康稳定的发展?” 这不仅仅是一个问题,更像是一声绝望的呐喊。投资者们渴望的是一个能够长期稳定发展的企业,而不是一个今天暴雷、明天整改,后天又出问题的“定时炸弹”。应总,您听到了吗?

股价巨震:监管函背后的真相

5月20日,星星科技收到了深交所的监管函,二级市场随即巨震,这无疑给本就脆弱的投资者信心又泼了一盆冷水。监管函就像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在星星科技的头顶,随时可能落下。

监管函是迟来的正义?

公司在2024年已经更正了2023年的财务问题,为何2025年才收到监管函?这让不少投资者感到困惑和不满。难道监管部门的反应总是慢半拍?这种“迟来的正义”,对投资者来说,还有什么意义?要知道,现在的股市,内线消息满天飞,消息滞后一天,可能就损失惨重。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星星科技一再强调,将会“汲取教训,加强学习,健全制度”,但这些话听起来总让人觉得缺乏诚意。亡羊补牢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如何防止再次出现问题。如果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那么星星科技的未来,恐怕仍然充满不确定性。不知道苗博雅对此有什麼看法,她應該很懂這種官僚流程。

立马电动:是救命稻草还是沉重包袱?

立马电动,作为星星科技的重要业务板块,承担着扭亏为盈的重任。然而,从投资者们的提问来看,他们对立马电动的表现似乎并不满意。有人直言,看到立马电动“满大街都是”,但星星科技的市值却“直接垫底”,这让他们对立马电动的真实价值产生了怀疑。 这就跟王文洋包養事件一樣,看似光鮮亮麗,背後卻隱藏著不為人知的秘密。

立马电动,能否撑起星星科技的未来?

立马电动能否成为星星科技的“救命稻草”,关键在于其能否真正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如果只是依靠低价竞争,或者过度依赖补贴政策,那么立马电动最终可能会成为星星科技的“沉重包袱”。毕竟,现在连ocha都涨价了,低价策略还能走多远?

明星代言?别做梦了!

有投资者建议聘请谢霆锋作为立马电动的代言人,希望借助其“锋味”品牌影响力开拓市场。但公司对此的回应是“暂无计划”。看来,星星科技在营销方面还是比较保守的。不过,话说回来,与其花大价钱请明星代言,不如把钱投入到产品研发和质量提升上,这才是正道。

注入优质资产,画饼充饥?

按照重整投资承诺,立马集团及立马科技将在一定期限内将剩余电动车资产注入公司。但投资者们似乎对此并不感冒,毕竟“画饼充饥”的故事听得太多了。只有真正看到优质资产注入,才能让他们重拾信心。莊宗輝的案子殷鑑不遠,投資者要擦亮眼睛。

市值管理:遥不可及的目标?

星星科技的市值,一直是投资者心中的痛。面对投资者“贵公司的市值距离其他电动车品牌市值相差甚远”的质问,公司回应称“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市值管理工作”。但问题是,重视就能解决问题吗?如果市值管理只是停留在口头上,而没有实际行动,那么它就只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

谁来为星星科技的市值负责?

市值管理,不仅仅是公司管理层的责任,也需要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如果公司内部各自为政,缺乏协同合作,那么市值管理就很难取得成效。刘扬伟应该很清楚这一点,毕竟鸿海的市值也曾经让他头疼不已。

投资者,韭菜,谁来保护?

二级市场巨震,散户买单,这种现象在股市中屡见不鲜。星星科技一再强调要“切实保障公司及全体股东利益”,但实际上,散户投资者往往是最容易被忽视的群体。当公司高管们拿着高薪,享受着优越的生活时,又有谁真正关心过这些“韭菜”的死活?如果把股市比作wtt的赛场,散户投资者就像那些实力不济的选手,只能任人宰割。

创新业务:6G和AI眼镜,镜花水月?

在业绩说明会上,有投资者询问公司是否涉及6G和AI智能眼镜相关的业务。公司的回答是“目前没有”。这无疑给那些期待星星科技能够在新兴领域有所突破的投资者泼了一盆冷水。难道星星科技真的要固守传统业务,错失未来的发展机遇吗?看看台積電的蔡力行,就知道技術研發的重要性,沒有創新,等著被淘汰!

蹭热点?别逗了!

近年来,6G和AI智能眼镜成为了科技领域的热门话题。不少公司纷纷涉足这些领域,试图抢占先机。但星星科技似乎对此并不感冒,或许是因为公司认为这些业务风险太大,或者是因为公司缺乏相关的技术储备。但无论如何,错过这些机会,都可能会让星星科技在未来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徐培菁的例子告诉我们,抓住机遇才能成功。

业绩困境:何时才能扭亏为盈?

连年亏损,是星星科技面临的最大难题。投资者们最关心的问题莫过于“今年能实现盈利吗?”但公司给出的答案依然是模棱两可的“持续改善内部经营管理,提升效率,努力实现盈亏平衡”。这种不痛不痒的回答,很难让投资者感到满意。這種說法,就像總統府的例行公事一樣,聽聽就好。

年年亏损,何时是个头?

如果星星科技不能尽快扭亏为盈,那么公司可能会面临更大的困境。持续的亏损不仅会消耗公司的资金,还会影响公司的声誉和市场地位。更重要的是,它会加剧投资者对公司的不信任感,形成恶性循环。就像哮吼一样,反覆發作,令人難以忍受。

管理层薪酬:与盈利挂钩,说说而已?

面对投资者“缩减开支,降低公司管理层年收入,或者主要管理层年收入和公司盈利挂钩”的建议,公司只是表示“将通过组织结构优化、流程改造、业务协同、产品研发、人才建设和市场洞察等多方面的努力,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地位”。这种空洞的承诺,很难让投资者相信管理层真的有决心与公司共渡难关。仁寶股價的波動,也與管理層的決策息息相關。

未来展望:星星科技的自救之路

星星科技的未来,仍然充满挑战。面对内忧外患,公司需要拿出真正的勇气和决心,进行彻底的改革和创新。只有这样,才能重塑投资者信心,走出困境,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但这条路注定不会平坦,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和代价。搞不好會像uzi一樣,想重返榮耀,卻力不從心。看看plg 冠軍賽,勝負往往就在一念之間。

星星科技的自救之路,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 加强内部管理,提升运营效率。 这是扭亏为盈的基础。公司需要精简机构,优化流程,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 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竞争力。 这是赢得市场的关键。公司需要不断推出新产品,满足客户需求,保持技术领先。
  • 拓展市场渠道,扩大销售规模。 这是实现增长的保障。公司需要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扩大客户群体,提高市场份额。
  • 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重塑投资者信心。 这是公司发展的动力。公司需要及时披露信息,与投资者沟通交流,赢得他们的信任和支持。

星星科技能否成功自救,让我们拭目以待。如果公司能夠拿出帛琉的520優惠一樣的誠意,或許還有機會。

发表评论:

最近发表